3月26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建+理论工作坊暨集体备课会(第20期)在肥东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召开。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周师主持。教研室教师马金琳作主旨报告。
会议集中学习研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周师表示,走进红色场馆开展党建+理论工作坊暨集体备课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一次全新的尝试,下一步,教研室将加强同省内外红色场馆的横向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联建和红色资源育人活动,不断完善党建、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工作模式,推动教研室各项工作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教研室教师方黎和任凤梅对主旨报告展开点评。她们认为该主旨报告结构严谨,但须进一步从概念史的视角厘清“现实的人”的来龙去脉和前生今世,特别是同“抽象的人”概念的比较研究。
马金琳作题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的历史嬗变、出场条件与本质意涵》的主旨报告。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终极目的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现实的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会议围绕如何运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以及如何有效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三进”展开探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和学科点师生参加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文/任凤梅 王许 审核/周师)